马雅:斯大林与罗斯福的关系之谜丨微史记

原题

斯大林与罗斯福

的关系之谜

作者:马雅

写在前面 :70年前的1953年3月5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病逝,享年74岁。斯大林的政治生涯,改变了一个时代;斯大林的猝然离世,也带来了一个时代的改变。我们特此刊登本号资深作者马雅女士的一篇文章,以志铭记。


斯大林(1878-1953)

1945年2月,当雅尔塔会议结束时,斯大林眼望着被轮椅推走渐行渐远的罗斯福,不禁失声叹息:“命运怎会对他这么不公!” 而斯大林不是个轻易流露感情的人。

1945年4月,雅尔塔会议后才几周,罗斯福离世。斯大林闻讯,竟然掉了泪。沉默许久后,斯大林说:“他一定是被人下了毒。” 斯大林声称,应对罗斯福进行尸检。

回溯1943年11月,美苏英“三巨头”在德黑兰举行第一次会谈,罗斯福与斯大林第一次见了面。

一开始,苏、英两国都向罗斯福发出邀请,入住本国的大使馆。但罗斯福为了避免偏向,选择留在美国公使馆。而由于罗斯福身体不便,苏方首席外交代表莫洛托夫则建议,会谈就在美国公使馆举行。可当天下午,莫洛托夫又紧急召见美、英驻苏大使,告知他们:“据苏联截获的情报,希特勒想趁“三巨头”聚会之机,把他们连锅端。” 莫洛托夫补充道,“特务们由降落伞空降,其中有几人已被捕,但仍有几人在逃。”于是,苏方又建议:罗斯福应当转移到苏联或者英国的大使馆内,以确保安全。

美方认为这情报多出于苏方的捏造,至少是夸大其词。但考虑到美公使馆地处德黑兰另一端,距离苏、英两国大使馆路途较远;美方一来不愿承担万一出事的责任,二来不愿给外界留下置斯大林和丘吉尔的安危于不顾的印象,所以同意了罗斯福的转移。

由于苏联大使馆有几千人的保卫,且临近英国大使馆,因此苏方提议,罗斯福不妨住进苏联大使馆的官邸。当然,此方案对苏联最有利。这样,斯大林既不必冒出门的风险,苏方还可方便地获取美方情报。

美方的保安和幕僚,显然对此安排有警觉。这不但把罗斯福完全“置于俄国人之手”,并且他与助手们的商谈,也很容易被苏方窃听。丘吉尔闻风后,更是嗤之以鼻。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罗斯福竟欣然应邀前往,住进了苏联驻伊朗的大使馆,妥妥地成为斯大林的“囊中之物”。

难道罗斯福一时心血来潮,正像丘吉尔眼里的二百五,对这老共党“投怀送抱”?为了解答疑问,读者有必要了解一下罗斯福其人其事。


罗斯福(1882-1945)

罗斯福祖上是早期西欧(荷、法)移民北美的清教徒,有三百年的家世。其父系出过像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那样的能人;其母系中的姥爷,在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发过横财。罗斯福是在哈佛、哥伦比亚受的教育。早年,他担任海军部长助理时,曾被威尔逊总统世界大同的国际主义所熏陶。后来,罗斯福因罹患脊髓灰质炎,导致下肢瘫痪。


**罗斯福担任海军部长助理时期,1918年

在命运的至暗时刻,他抓住契机,从上流社会脱身,投入政治,重新开拓人生。时值美国的大萧条,初任纽约州长的罗斯福,马上启动了政府的救济项目。而自从1933年当选总统起,他再接再厉,对内推行“新政”,在美国开创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一系列福利社会的先河。


美国经济大萧条,1930年代初


罗斯福签署新政法令

外交上,罗斯福也不循规蹈矩。在他看来,苏联基本上还是俄国,而俄国不像欧洲其他列强那样,彼此不断争战,并不断地向海外扩张。固然,苏联搞阶级斗争和公有制,是个专制国家;但苏联对外来威胁的惧怕,恐甚于它向外输出革命的野心。同时,罗斯福相信,苏联的共产主义宣传与实践,有悖于美国的传统理念,美国人民也不吃那一套。

可罗斯福心里真正惦记的,还是怎样应对当时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崛起。因此,现实主义的他,认为应当利用俄国,来抗衡德日。当然,他也有别的盘算:苏联是广大的市场,有助于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况且,通过给苏联的经济援助,也好嘚瑟一下美国的民主和自由市场的优越。

所以,罗斯福一上台,就承认了苏联,而且帮助苏联在3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尽管同期,斯大林在农村强制施行“集体化”,并对党政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清洗”。1939年8月,苏联甚至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罗斯福小心翼翼地留有余地,并没把门对苏联封死。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对苏联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莎”的突然袭击,动用5百万左右的兵力,3600部坦克,2700架飞机,和7000门大炮,这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罗斯福的助手们大都预言:苏联顶多能撑几个月,但罗斯福不以为然。两天之内,他就下令给予苏联紧急援助。接着,他派亲信哈利.霍普金斯去莫斯科,面晤斯大林,实地考察。在国内,罗斯福游说国会,对苏联适用租赁条约,就像对盟友英国一样,享受慷慨的军援。


美国给苏联的军援,正取道伊朗,1941年

其后3年半,美国给了苏联110亿美元的战争援助。尽管这只占苏联战时国民生产总值的7%,但它至关重要。特别是战争的头一年,德军长驱直入,到年底已距离离莫斯科仅15英里之遥。在俄国生死存亡的关头,罗斯福政府雪里送炭,大大提高了苏联军民的士气。

其实,罗斯福的举措遭致国内强烈抵制。原因如下:如果苏联马上崩溃,这大量的军用物资,岂不落入德军之手?英国在1941年的秋夏,仍迫切需要援助;远东的局势也不容乐观,也需要足够的资源,以备万一;罗斯福还要加强美国本土的防务。且不说,民间的反共情绪,和孤立主义者们的指控:罗斯福支持苏联,他想拖美国下水,卷入欧战。

尽管阻力重重,罗斯福杀伐决断,因为他坚信:苏联在东线把纳粹拖得越久,英美盟军就越有可能扭转战争的走向。战争才爆发,他就对一个助手说:德国进攻俄国,这不只是战争暂时的重心转移,它可能意味着“欧洲从纳粹手中,得到解放”。

随着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美国直接参与二战,美国人自己也在战场上牺牲。这促使罗斯福将斯大林化敌为友的意愿,变得更为明确紧迫。他从军事和外交上,双管齐下:1942年,美国开辟了北非的“第二战场”,以减轻德国在东线对俄国的压力。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又宣布盟军只接受轴心国的“无条件投降”。这算对苏联表了态:盟军不会撂下苏联不管,而是把苏联与盟军绑定。

由于承认苏联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苏军最终在极其残酷的东线,牺牲了8百万以上的将士,以及判断美苏关系是战后世界稳定的基石,罗斯福遂刻意培育他与斯大林的私人关系。除了1941年夏,德国刚入侵苏联,罗斯福就派亲信作为私人代表,前往莫斯科,面见斯大林之外,当年10月,罗斯福又主动倡议:两国首脑应当尽早会晤。

再来看看斯大林其人其事:

不像叼着银勺出世的罗斯福,斯大林出生于沙俄格鲁吉亚的贫困家庭,只受过东方正教学校的教育。他早年参加革命时,为了筹募基金,曾抢劫银行获得巨款 (相当于140万美元),但全部交公。他被捕过7次,被流放6次。后来,斯大林追随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以主办党报《真理报》和掩护列宁逃亡国外等业绩,引起了高层重视与提拔。


斯大林年轻时期,1904年

十月革命爆发时,斯大林已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协助列宁组织暴动。革命成功后,他担任总书记,闷声管理党务与人事。他在党内的劲敌托洛斯基,则担任红军总司令,南征北战,声名在外。


托洛斯基,十月革命时期的红军总司令

斯大林的名字意为“钢铁”,他确实性格刚毅。因顾虑到斯大林为人处事的简单粗暴,列宁曾建议应把他从总书记的职位上调开。然而,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逐渐掌握了党政大权,清除了他党内的反对势力,包括被列宁看好的托洛斯基。(抛开权力之争,斯大林与托洛斯基的分歧是:托洛斯基主张世界革命,将革命进行到底;而斯大林则主张先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与斯大林,1922年

image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30年代

一旦巩固了政权,斯大林马上着手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全力推行“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的集体化。工业化-把苏联这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进口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为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而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苏联30年代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工业国。但是,农业却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发生了以乌克兰为重灾区的大饥荒。

image
苏联农村的集体化运动,1930年代


斯大林视察工作,1930年代

然而,在世界经济大萧条中,许多西方的知识分子,出于对资本主义深度失望,把他们的目光移向苏联。这致使当年左翼思潮,在全球大流行。所以,不能排除,在罗斯福政府的决策层里,他的助手和顾问们,也深受其影响。

1934年7月,英国作家威尔斯对斯大林进行了专访。像他在著名的《联共党史》中那样,斯大林立场鲜明地宣扬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坚决否认西方社会民主党的议会道路。但他倒是对罗斯福的“能力、才干和勇敢”,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只不过,斯大林认为:罗斯福枉费心机,他的改良主义挽救不了垂死的资本主义。


斯大林与西方左翼文化名流合影(斯大林左侧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934年

从1937年起,为了进一步巩固政权,斯大林在党内进行“大清洗”。肃反的扩大化,给苏联的党政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而基于对形势这种内忧外患的估计,为避免腹背受敌,1939年8月,斯大林又与希特勒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但在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突袭苏联。这完全出乎斯大林的意料,震惊的他,从公共视野消失了近两个星期。虽然,斯大林对局势有严重误判,而党政的高层,仍旧恳请他出来,继续做他们的领导。


斯大林和朱可夫红场阅兵,19411年11月7日

1941年11月7日,德国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在纷飞的大雪中,斯大林在红场上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还发表了激情的爱国主义的演讲。他列举历史上民族英雄,如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等俄国名将,民心大振。阅兵后,红军奔赴前方。

毕竟苏联的工业化,积累了雄厚的重工业和军工基础,加上保家卫国的人气,苏联人终于挺住纳粹的强攻。时至 1942年8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扭转了战争的趋势,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战役的胜利,使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空前振奋。

在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三巨头会面时,连反共老手丘吉尔,都以乔治六世的名义,献给斯大林铸有斯大林格勒字样的宝剑,来表达对苏联的敬意。而斯大林对罗斯福代表的国家,心存感念。在酒会上,斯大林举杯称颂:“如果没有美国的这些机器(原话),我们打不赢这场仗!” 而到了1944年6月,在接见美国商会会长时,斯大林还说:“我要是出生在美国,我就会做一个实业家。”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的废墟,1943年

然而,在丘吉尔看来,罗斯福对斯大林过于轻信,就像未谙世故的大二学生,举止轻浮幼稚。熟谙欧洲地缘政治、经营数百年帝国的丘吉尔,当然明晰斯大林壶里买的是什么药:首先,他是推行推行革命的共产党,本来在意识形态上就是死对头。黄鼠狼给鸡拜年,能有什么好?其次,斯大林代表的是俄国——那个永远走不进欧洲文明,永远摆脱不掉荒蛮、暴政的国家。


丘吉尔(1874-1955)

可在罗斯福眼里,丘吉尔虽是统治世界的盎撒精英,却“廉颇老矣”。他透着十九世纪政客那种机关算尽的老奸巨猾,常在战术上斤斤计较,耍一些雕虫小技,可缺乏二十世纪的战略眼光。罗斯福认为,丘吉尔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不过是为了保住大英帝国过时的既得利益。

按说,美英本是亲兄弟,照常理应当一起玩。因此,丘吉尔对罗斯福给斯大林献殷勤,一开始笑掉大牙,到后来却笑不出来。丘吉尔意识到,苏美两国力量的上升,会削减英国在战争和战后的地位。他的疑惧有道理。因为战争的头两年,英国在战场上有更多的抗德军队,所以在英美的伙伴关系中,英国是老大。等到了1943年11月,当“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聚会时,英美之间的位置已经互换,美国将在欧洲战场演主角儿。

进而,战局的发展,已让人们心知肚明:苏联不但能在战争中挺下来,而且在战后的作用,也举足轻重。所以,罗斯福一再向斯大林示意:美英不会背地里合伙另搞一套,来对付苏联。所以,罗斯福有意利用德黑兰会议,与斯大林建立颇为特殊的双边关系,而这关系独立于他原与丘吉尔之间的牢固纽带。

在德黑兰,罗斯福曾多次谋求与斯大林的私人会晤,却回避与丘吉尔私下讨论。他甚至不忌讳当着斯大林的面,表示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比如,罗斯福拒绝了丘吉尔企图加强英美在意大利和东部地中海联合行动的建议。相反,在美英应聚焦于1944年春夏诺曼底登陆的策划上,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倒达成了共识。仍在酝酿中的诺曼底登陆,有助于在东线作战的苏军,使之得到必要的喘息。

image
斯大林与罗斯福,1945年2月, 雅尔塔

罗斯福是不是昏了头,养虎为患?可罗斯福自信满满:不管是共产主义,还是帝国主义,他都有能力与之共事或“缠斗”,我行我自由民主之素。确实,罗斯福既没有丘吉尔老大帝国的历史包袱,也没有斯大林四面受敌的心理负担。在会议期间,为了活跃气氛,打开僵局,罗斯福惯于跟丘吉尔打趣,比如说:“ 昨晚温斯顿没睡好觉,情绪激惹,所以今儿一早就从床的另一边下了地。” 这类笑话连铁面人斯大林,也都能被逗得偷着乐。三人私下相处时,罗斯福带着斯大林,常拿丘吉尔寻开心。有时惹得丘吉尔不乐意了,他俩就在一起,好言哄劝。而在背地里,罗斯福又跟丘吉尔一起,管斯大林叫“乔叔叔”,引起斯大林假装不悦。


“三巨头”,1943年11月,德黑兰

通过小恶作剧的人物互动,罗斯福用他的人格魅力去软化、拉拢斯大林,以期必要时来共同对付丘吉尔。这有点像几个住校的男生,组成了一个“三人帮”,凌驾在全班其他的男生们之上。而在这个“帮”里,还得细分谁跟谁是一头儿,谁又是真正的老大。斯大林对此心照不宣,配合默契。可还有什么比推举罗斯福当会议主席,能更贴切地表达心意?于是,当三巨头排排坐,拍正式合影时,罗斯福总是坐在正中央。


“三巨头”,1945年2月,雅尔塔

据罗斯福的印象,斯大林体格坚实,一双大手就跟垒球队员的一样,而他金色的目光如蜜。这当然不是阶级敌人们,从斯大林眼中所见的铁样冷光。然而,又不得不承认,罗斯福也真有两下子,曾短暂地打开过斯大林这扇紧闭的心灵之窗。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三巨头”再次相聚,这也是罗斯福与斯大林的第二次和最后一次见面。此时欧战对盟军来说,已经胜利在望;可日军仍在远东负隅顽抗,看来攻打日本的本土之战,势在必行。罗斯福的健康每况愈下,他已经悄悄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在雅尔塔,罗斯福基本上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让苏联接受了联合国的原则,并让斯大林给他作出承诺: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之内,向日本开战。

然而,后来的人们,特别是共和党,谴责罗斯福背叛了东欧,导致“铁幕”的降落,导致其后几十年东欧与西方隔绝。事实上,在雅尔塔三巨头签署了欧洲解放宣言和对波兰的宣言,声称:所有原德占区的人民,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政府;并在无记名投票的基础上,波兰人民尽早地进行不受限制的自由普选。但是无可否认,英美确实同意了斯大林对波兰边界重新划分的要求:即苏联吞并波兰东部,而把波兰的边界向西推移,从战败的德国那里得到领土,来作为补偿。同时,英美也未能坚持恢复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要求。这三国原是在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被苏联一股脑儿地实行“苏维埃化”的。

可1945年严峻的现实却是:苏军通过漫长可怖的血战,直捣柏林,它实际上已经占据东欧大部。苏军以不计生命代价的方式,战胜了德军,赢得了地盘,其实力地位已然成为既成事实。除非英美组成联军对抗苏军,否则斯大林在东欧终究要占上风。事实上,这些落入斯大林之手的国家,没有自由选举的机会,只有接受苏式政权这一条出路。


红军攻克柏林,11945年5月

话又说回来,那些谴责罗斯福取悦斯大林的政客们,如果当年自己在位,就能忍心把无数美英的子弟兵投入战争的绞肉机?而不宁愿把这血战的“殊荣”让给红军,让他们去攻克柏林?!


美苏两军会师柏林,1945年5月

这正如同罗斯福允许苏联分裂中国的外蒙古,承认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以此作为交易,苏联同意出兵中国东北。从而,美军也避免了在中国土地上,与日军王牌——关东军寸土必争的惨烈前景。


苏军与日军战俘,1945年8月

这可好,苏军在欧洲、亚洲都替美军打了仗,美国少死了多少人!瞧瞧人家罗斯福与斯大林这朋友交的,不但合算,而且双赢。这就是领袖的素质。

在他最后的时光,罗斯福关注二战中美苏暂时的协同,是否会转化为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持续力量。虽然他对苏联的体制不存幻想,但希望因两国在二战中的合作,会使日后一旦战争的危机来临,双方仍能享用曾经合作过的红利。

尽管罗斯福未能眼见二战的胜利及其他后果,但他主动与斯大林沟通,并伸出援手,确保了苏联在腥风血雨的二战中,同美国站在一起。知否知否:丘吉尔曾有过与纳粹结盟,把苏联灭掉的次选方案?

罗斯福被一些历史学家、他的政敌、甚至幕僚,描绘为冷酷、阴险、报复心强的政客。这些评价不全是政策上的歧见,也包括对他人格的诟病。

试举例如下:

1941年3月,他促使国会通过了“租赁条约”,使美国得以用50艘陈旧的驱逐舰,换取英国在加勒比海的海军基地,其目的是间接地在军事上支持与德国作战的英国。这其实违背了美国的宪法。因为国会通过的“中立法”,其一是要求美国政府在欧战中保持中立,其二此条约应当经过双方政府的批准,而不能由单边决定。罗斯福明知故犯,曾私下里对助手说:“我可能会因此被弹劾。”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虽然美国政府至今未公开承认,但有解密的档案提示,罗斯福可能事先已获知相关情报。但为了让孤立主义者们闭嘴,并引导大多数美国人民支持参战,则必须有敌人对本土的攻击。其结果美军死亡2403人,受伤1178人;平民死伤百余人;同时被击沉4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被炸毁飞机188架,而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更多。

image
日军袭击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众所周知,在美对轴心国宣战以后,美国的日裔公民(主要在加州)被关入拘留营。同样是轴心国的德、意族裔公民,却大都能幸免于难。这里姑且不论有无种族主义的因素卷入,但历史学家争议,罗斯福需要德、意后裔,以及加州其他非日裔族群的选票,以确保他的连任。


日裔美国公民遣送拘留营,11942年

1937年,罗斯福“新政”中的劳工法,曾遭到最高法院中保守势力的反对。于是,罗斯福背着国会和内阁,黑箱作业,企图以兑水的方式,稀释最高法院的名额,来达到其法案通过的目的。

为了实施其激进的新政,并使美国投身二战,罗斯福打破了华盛顿立下的不得连任两届美国总统的规矩,空前绝后地连任了四届。而且,他在竞选中,打压、排斥民主党内的同仁,对从前的恩师、战友乃至下属,也绝不手下留情。

诚然,在真正的保守派看来,罗斯福的“罪过”,还远不止于此。是他首先提出“房屋”“医疗”和“教育”,都是美国人权的概念。比如,他的“退伍军人权利法”,给二战的老兵们提供了诸多优惠。批评者说:罗斯福利用职权,拿各种甜头,收买选民。从此,政客们大行其道,导致当前国库的日益亏空。

更有甚者攻击他:“新政”从来没有把失业率降到8%以下,经济危机直到二战,才得到真正解决。由于战争,军工复合体(艾森豪威尔为此命名)得以横空出世,从此屡试不爽,独步天下。

也许正因如此,在罗斯福心目中,他跟斯大林都是一路杀来,斩关夺隘,威风凛凛的真男儿;又都代表着朝气蓬勃、地大物博的新生大国,而不似老气横秋的老大帝国。罗斯福的新政:他的凯恩斯主义,他的大政府小市场,他的福利社会的设想,虽不能与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等号,却多少似曾相识。顺带插一句,斯大林同样身有残疾,儿时的天花,给他留下麻脸、左臂变形和走路轻微一拐一瘸的缺陷。与此同时,这两人都深藏不露,自命心志高远,卓尔不群,所以不择手段。

再放眼世界,罗斯福望见了百年不遇的大好时机-美国可以与俄罗斯一起,把国际的大棋局推翻了重来。根据零和博弈论,有赢家必有输家。斯大林也定有此意。这相见恨晚,这天下英雄谁敌手的惺惺相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历史上,只有近三十年后,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握手,可与之类比,从此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image
斯大林趣闻三则:

在德黑兰会议期间,一次三巨头共进晚餐,斯大林体恤译员们的幸苦,建议让他们也有机会休息一下,填填肚子。当即,丘吉尔举杯赞同:“来,全世界的译员联合起来!我们失去的只是听众,而我们得到的,将是整个的世界!” 对丘吉尔的机敏,斯大林报以微笑。

仍然在德黑兰,斯大林在会议上留意到,丘吉尔与他的外相艾登互递纸条,随后再搓成团抛进字纸篓。会议结束,斯大林令其部下,从字纸篓中拣出纸团,研究一下英国人到底鼓捣些啥名堂。结果打开来一看,艾登说:“温斯顿,你裤裆的链子开了。” 丘吉尔回答:“你放心,小鹰不会从窝里掉下来。” 斯大林听罢,哈哈大笑。

到了波茨坦会议时,丘吉尔已经落选,由工党的艾德里代替,外相是工会领袖贝文。一次,恰好贝文与斯大林同在洗手间。仗着工人背景,贝文跟斯大林卖弄他的幽默:“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生产工具。” 斯大林沉吟片刻,跟进道:“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也是一样滴。”

8 个赞

我帮你把文字直接搬进帖子里吧?这样大家打开能直接看了

1 个赞

谢谢你转发。写完此文,我沉浸在斯大林与罗斯福“蜜月”的遐想中:如罗斯福假以天年,世界会不会另一番风景?斯大林绝地逢生,罗斯福拉了他一把。有时就看国运了。

3 个赞

您是作者本人啊?厉害厉害!
罗斯福死后,他对苏政策被继承和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慢慢苏联和美国还是走向了对抗冷战。

1 个赞

至少在冷战以前,斯大林对美国的“机器”很服,甚至“心仪”。

而大国,自打08年的金融风暴之后,对美国竟有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视”。

12年接班,经过几十年的改开的积累,“财大气粗”,开始算政治账-居然到了与美国一起围剿大国最有生气的科技精英集团的程度,伤了大国经济的元气。没有最蠢,只有更蠢。// 至今这些精英滞留海外,对大国可能是致命的损失。

沈志华的演讲剖析的非常清楚,他的研究建立在一手档案和常识逻辑推理之中,我觉得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在明哲兄推荐的文字版里,宏观的总结首先是经济、军事实力上,苏联弱美国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争,导致美国在争取不到苏联及其集团的”经济部分“进入这个体系之中后(前提是遵循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选择将它及其集团推出去,理由当然可以有很多:意识形态上的、历史惯性角度上的、以及将其放置在敌对位置上的任意解读,等等;

而苏联方面则是在战后信心大增,虽然畏惧原子弹和美国的工业力量,但是对自己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充满自信,强大的德国和日本都不在话下,西方世界不要“我们”也无所谓,这恐怕是斯大林的真实态度,其多次讲话甚至和毛泽东的密谈等都反映了这个观点,所以说“心仪”我觉得还行,别人家的好东西,他从来都是“心仪”的,“很服”,则不见得;

其次是双方都有“目光短浅”的问题,这是站在今日角度上看去的,罗斯福之后的美国领导人似乎在当时形势下,难以理解罗斯福的一些作为,同时斯大林更是不能理解计划经济是一条“死路”的问题,他们都误以为平行世界对自己方利益更合适,谁能想到还有个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的工业革命;

第三是,相互刺激。沈志华说的非常清楚,“有外交行为的刺激,也有舆论的刺激”。我们这里的伟大领袖说得更清楚,“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反过来,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大意),时至今日仍有”我瞅你就不顺眼,看什么看,别找弄“的流氓强调,在双方舆论场天天出现。

综上,才有了冷战。也据此,很多人都认为新的冷战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但这里有一个十分明显的bug,很少有人提出来,那就是:1) 今天的”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传统的彻底切割型冷战,必须要在理论上全盘否定”全球化“和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2) 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就逐渐抛弃了苏式计划经济,现在已经是实际上实施了几十年资本主义的国家,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观察到了在这里发生了“和美国几乎相同的各个阶段与问题”,当它决定依法治国之后,前述的“切割”就更不容易发生了。沈志华他们的课题组就是为了辨别清楚,冷战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给出一些参考意见”如何才可以避免新的冷战?“

因此我想,对这一拨人的盖棺定论,不必下得太早。我们有命还能看得到那一天(最后的盖棺定论)

2 个赞

没错,沈志华的研究表明冷战的基础基本上不存在或者说不相似。中国对外没有组织起一个明确的阵营对抗美国,中国经济又是明显的外向型,仅这两条就足以说明冷战和新冷战的概念是无法成立的。

中美问题首先还是来源于美国的焦虑和美国自身的问题,因此和中国脱钩本质上也无法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长期看美国国内必定会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所谓新冷战也很难从主观上滑向全面脱钩全面对抗的局面。

两个大国在相互适应,中国今天提出“以直报怨”就是一种打破惯性思维的表示,既然回不到过去,就该咋地咋地,局势反而可能会有“破立之效”。

美国积弊之重,恐怕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他的未来难以预料…

1 个赞

美国还是很强大的,毕竟自由和法制的品质以及创新的能力其他国家比不了

虽是如此,但其“身份政治”今日已然无解。新时期的“文化大革命”没想到在美国搞起来了,在中国,那样的灾难可以瞬间收场,这主要源于中国人自身的一些特点,以及领导人物走下舞台,美国的民主恰恰在这个时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的纠错机制原本十分有效,那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维和民主监督之上的一种反馈功能,但到现在还是看不到有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

1 个赞

https://www.sohu.com/a/148175491_162527

从中至少可以看到几点:斯大林听古典音乐;斯大林临终时听的是古典音乐。我自己特地把莫扎特#23钢琴协奏曲(她演奏的)找来听了,没有特殊的感觉,虽然我很喜欢莫扎特。看来,斯大林跟演奏者心有灵犀。

顺带一提,斯大林去世后,他的银行账户里只有900卢布,相当于普通工人半个月的工资。

人都是有许多层次的。

1 个赞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210260404470120995/?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678937521&use_new_style=1&req_id=20230316113201B23CEA9A3FEF0B4BA66E&group_id=7210260404470120995&share_token=DF41158C-709A-4ADC-B696-7F5893CD5EEC&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

文中说,200多年以来,昂撒通过联盟的方式,前后击败了法、德、日、苏各个挑战其霸主地位的“老二”,迄今有效……曾经逃脱过这种命运的只有俾斯麦、斯大林。昂撒取胜的特点,往往是以同盟、盟军来合围对手。这篇文章发表于13前,当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昂撒结盟与敌国开战时,习惯于把盟军推到前台,比如用俄军对抗拿破仑,用红军打希特勒,现在用乌克兰跟俄罗斯厮杀……很有经验和传统。毕竟在世界舞台上经营几百年了。

精彩!最近阅读了您的著作:《大风起兮:马洪传》,即了解了历史知识,又从书中的人物中发现了自己的性格缺点,进行反省,提醒自己。醍醐灌顶!不胜感激!

其实就是在自己有利益的区域想办法介入当地的冲突或介入冲突双方, 这大概人类都一个德行. 只不过西方自大航海时代殖民时代到现在的美国全球霸权的利益全球范围比较多, 所以介入的就多

美國的自由和法治品質不如老歐洲,真正強大的是開放型社會和廣大市場帶來的破壞性創新。

如果英國不帶頭圍堵革命後的法國,拿破崙或許起不來。

如果以盎撒為首的西方右翼,不扶持極右來抗衡極左的話,希特勒也成不了勢。

不必神秘化盎撒集團,不就是一群大地主大資本家嘛,見識不比常人高多少。

@子旻

不是陆路和海路的博弈,甚至延续至今?

那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在左右互搏嗎?海權陸權如今劃分得清楚嗎??

水路(海洋)在很長的歷史階段中有先天優勢,是因為路就在那里,不用修是現成的。在工業革命前,修條路何其難也。因此,很多臨海小(島)國,只需造個交通工具就能借地利而興盛起來(比如希臘諸城邦)。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有低成本的優勢。

尤其是發現新大陸之後,航海變成了通往財富的必由之路,進而又成為了財富全球擴張的手段。航海能力成為了國家最重要的競爭力(如同現在的芯片制造)。那些臨海國家,近水樓台先得月,很自然地依次成為了世界霸權。

可航海并不是這些國家的專利,其它國家很快就趕了上來(比如明朝前期的中國、大革命前的法國、統一後的德國),但因為它們的對外影響力不是百分百依賴海路,所以沒有被當作海洋國家來看待而已,然而他們的海洋權力(利)是個真實的存在。18-19世紀英法殖民地的爭奪、20世紀英德從大西洋殺到北非,難道只是海與陸的對抗這麼泾渭分明?

到了鐵路(甚至航空)隨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張而邊際成本不斷下降的當代,海運慢這個缺陷就成了致命傷。虽然在不強調效率的領域,海運的成本優勢仍然很明顯,但一家獨大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世界進入海陸空並舉的時代。即便在外界看來最鮮明的海權國家英國,難道可以切斷英吉利海峽的公路鐵路隧道,回到渡輪的時代嗎?

海與陸,都是人類互聯互通的道路。多條路就多一個可能。刻意製造概念是為了某種戰略意圖的需要,不必太當真。

2 个赞

除了地理上的“海路”与“陆路”,是否还有思维上的?也许这些年来,被昂撒洗脑,心理上就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