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 情調橫濱


很多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去過一次橫濱,印象當中只有中華街、橫濱大橋和一些高樓大廈,一個典型的衛星城市的模樣。

“你一定要再來,你會喜歡的,尤其是作為一個上海人。”住在橫濱的朋友很是堅持。他在八十年代中離開了上海,十年之後,我也離開了這個城市,他去了日本,而我去了香港。

朋友把車停在山手町外國人墓地邊上。1854年,美國海軍提督佩利第二次來到日本,簽署了《日美和親條約》,自此幕府打開國門,與外界通商。期間一名美國士兵從艦艇的桅杆上掉下致死,被葬在原來的左德院,如今外國人墓地的前身。很快,這裡成為外國人居留地,類似於上海租界的地方。墓地裡埋葬著橫濱開港初期、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四千多名外國人。只要仔細看墓碑,上面大多列明了這些外國人曾為開港做過的貢獻。

外國人墓地

墓地裡面人不算多,安靜整潔。朋友說,幾乎每天都會有橫濱市民來這裡祭典這些客死異鄉的人們,感念他們做過的事情。而這種感念之情,最能夠體現在墓地正面的山手門上。

外國人墓地:山手門

幸好遇上週末,可以進入墓地邊上的數據館。裡面詳細羅列了這些外國人為日本帶來的技術和生活方式:鐵路,電話,自來水,牛奶,啤酒,西洋音樂,還有女子學校。


日本最早的劇院

日本最早的公用電話亭

紀念日本最早的自來水系統 (1887年,由英國工程師指導創立)

日本第一首本土創作的西洋樂曲就誕生在橫濱

公墓也記錄了日本開港之後明治維新前曾經高漲的民族主義。這裡有兩名俄羅斯軍官的墓地,他們在開港後不久被追隨尊王攘夷的武士殺害。查爾斯理查德森,被譽為日本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生麥事件受害者,也被埋葬在這裡。1862年,四名返於橫濱上海和香港的英國商人在生麥村騎馬行走時遇到薩摩、也就是現在鹿兒島的大名儀仗隊,四人拒絕下馬跪地請安,理查德森因坐騎受驚闖入儀仗隊而被護衛砍傷,不幸死亡。因為此事引發的賠償糾紛,1863年8月,七艘英國戰艦炮轟鹿兒島,導致了薩英戰爭。

薩英戰爭改變了日本。薩摩藩意識到攘夷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同時開始仰慕西方先進的技術,和英國建立了貿易關係,轉向主張開放國門,更成為明治維新的推手。因為目睹西方先進技術而發生改變的,還有很多日本的年輕人,當中包括明治維新元老、現代日本的設計者之一伊藤博文。

從外國人墓地往山坡上走不久,就是英國商人白瑞克的住宅。第一眼的印象,會想到上海的那些老洋房,走進去,看著寬敞的大廳,還有陽光房,忍不住和朋友說:“像不像中福會少年宮,宋慶齡故居?當然,這裡所有的老房子,還有歷史,都會讓人想到上海,只是,上海要比這里大了太多太多。”


英國商人白瑞克住宅

1863年包括伊藤博文在內的長州五傑,在偷渡去英國留學前拜訪了白瑞克,並且由白瑞克英國領事館安排了去上海的英國船。在當時的幕府統治下,日本人是不可以出國的,於是他們喬裝成英國水手。有意思的是,就在1862年年底,伊藤博文還沉醉在愛國攘夷的狂熱當中,他和十多名民族主義者用自製的燃燒彈,破壞了新建的英國公使館。因為之後的下關戰爭,伊藤博文匆匆結束留學生涯,趕回日本調停。這場戰爭讓長州藩意識到攘夷的不可行,轉向倒幕,成為明治維新的另一個主力。


從白瑞克大宅客廳看向花園

墓地邊上,是叫做貝殼坂的地方,邊上有一條叫做山手木的小道,很多日本作家在這裡走過。可以想像著大佛次郎叼著煙斗在這裡走過,三島由紀夫在他的筆記本上,畫著周邊建築。


山手木通

事實上,明治維新之後直到二戰前的橫濱,曾經是日本作家聚集的地方。在山手町上的神奈川近代文學館可以看到夏目漱石的書房和手稿,還有太多耳熟能詳的作家留下痕跡: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太宰治。這裡就像民國時期的上海,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藝術家們聚集在這個中西文化交融,瀰漫著自由和異域氣氛的城市,迸發著他們和她們的創作力,貢獻出風格迥異的作品。於是,一個城市,可以有魯迅,也可以有張愛玲。


通往文學館的小橋,很多日本作家在這裡走過


神奈川近代文學館

當日本進入明治維新的時候,中國依然是閉關鎖國的清朝,雖然有了洋務運動,但是對於結構性的政治制度變革毫無著墨。當年,伊藤博文為了離開鎖國的日本,必須藉道上海,而此刻,變法失敗的中國人,把日本當成休養生息,尋求支持的地方,一批年輕的中國人,東渡日本,當中包括魯迅,郭沫若,還有鬱達夫。如果把魯迅和夏目漱石的照片放在一起,從髮型到鬍子,甚至是眼神,都有著驚人的相似。魯迅選擇翻譯夏目漱石的作品,正如他自己說過“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像豐富,文詞精美見稱。早年所作,登在俳句雜誌《杜鵑》上的《少爺》、《我是貓》〉諸篇,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


川端康成書法

車裡響起朋友特意播放的佐田雅志的歌《三教街》。朋友介紹,這是佐田聽了他母親的初戀故事寫下的。二戰前的漢口,他的母親和一個叫做Fredy的英國人相戀。他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三教街上的麵包店。他會想像著,自己和戀人一起老去,他就是眼前麵包店老闆那種依然帥帥的模樣。然後,因為日本轟炸武漢,這段感情就成了回憶。但是這段回憶,還有他從小跟隨著的祖父,在中國東北生活過的父親,讓中國成為佐田曾經的美好想像。

【 此段有 佐田雅志的《三教街》,來源:B站 (想聼的朋友請轉到原文鏈接) 】

從山手町往下走,海濱的山下公園一代,以前被叫做“bund”,和上海外灘一樣的名字,也是橫濱的外國人喜歡聚集的地方。Grand Hotel就在這裡,裡面的牆上,貼著美國將軍麥肯阿瑟叼著煙斗,走出酒店,準備去參加投降簽字儀式的照片。他是代表美國來接受日本投降,抵達日本的第一晚選擇就這裡,因為他蜜月旅行時就曾住過這裡。據說,除了他在這裡構思日本的新憲法,其他盟軍將領也都下榻在這家酒店,將之作為盟軍佔領日本之後的第一個總司令部。

640 (3)


通往酒店大門的樓梯

站在酒店二樓,原本的士官俱樂部外的大廳,窗外是燈光閃耀的橫濱大橋。大佛次郎在這裡的318房間住了十年,並在這裡創作了他的代表作,雖然他的大宅就在邊上的山手町上。傍晚的時候他常去的樓下酒吧,現在還是原本的模樣,還在售賣那個時候的雞尾酒。我想,我明白了,為什麼我的朋友會那麼肯定,我會喜歡這裡。


原士官俱樂部外大堂

640 (6)
原士官俱樂部,舞台還是原貌

640 (7)
大佛次郎故居

原創 Rose Luqiu [四季折折]
2023-01-29 08:00 發表於甘肅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hXdGoAbdJA43nEuGwvpfFg